跟朋友哈拉的時候,她說了一句話:“原來那么喜歡的一個男生,可如今再看來,那個男生也不過如此普通,人品也不怎么樣,真不知道當初為什么苦苦追求了他那么久。”
聽到她這句話,讓我感慨頗深。
似乎在多數人的意識里,都會有類似的經歷:“以前那么喜歡的人,如今看來,對方實在是很差勁;可不知為何,當初的自己又那么癡迷對方。”
其實,這就是喜歡一個人的狀態。
喜歡是激情,是新鮮感,是對方身上的某個閃光點吸引到了你;這樣的喜歡,如同曇花一現,短暫且帶有迷惑性。
而愛一個人呢?
當我們愛上一個人時,那是經過了時間的考驗,更是我們審視內心后所作出的抉擇。
如何判斷你對一個人是不是真愛?其實很簡單。
-01
生理感受
第一:有明顯的欲望存在
跟對方成為朋友的那一刻起,你就想要距離對方更近一些。
跟對方成為戀人后,這樣的感覺愈發明顯,似乎無論再怎么膩在一起,你都不會覺得厭倦,反而覺得“都不夠”。
這是我們愛上一個人最明顯地表現。
什么是欲望?
我們可以理解為:生理上的沖動與渴求,距離上的靠近。
比如:想要跟對方擁抱,牽手,有親密的行為。
生活在一起時,無論對方身上表現出了什么缺點,你都能夠接受。
他身上的缺點,在你看來是不拘小節;他身上的優點,更是被你無限倍放大。
第二:長久的依賴和占有欲
你見過十年如一日恩愛的夫妻嗎?
他們的感情之所以能夠一直“保鮮”,始終恩愛,感情沒有出現過什么問題,本質上是兩顆心的相互依賴。
毫無保留地信任,完全依賴對方,并且在對待感情這件事上,都愿意付出自己最好的。
是占有欲,愛上一個人就想占有對方的一切,包括對方的情感、時間等。
這是人之常情。
如果你發現,跟對方相處時,你越來越無法離開對方,一刻不見就想念對方,這說明你已經深陷愛情之中無法自拔。
我身邊有一對戀人,平時即便在上班,他們也保持每天通話10個左右。
沒什么事情,只是想聽聽對方的聲音。
后來我就問他:這樣做,不膩歪嗎?
他說:都習慣了,幾個小時不聽到對方的聲音,心里就不習慣。
你們看,在別人眼中有些怪,但在相愛的人眼中,卻是依賴和習慣。
-02
情緒感受
第一:信任與安全感
真正愛上一個人時,我們內心能夠從對方身上獲取到足夠的“信任”。
你的脆弱,小秘密,壞情緒,甚至連你惡趣味的一面,都愿意毫無保留地表現給對方。
你知道,除了對方之外,沒有人值得你這樣做,因為你信任對方,深愛對方。
而在你們相愛過程中,你能夠從這段感情里感受到安全感。
心理學上認為:彼此深愛的兩個人,在相處時能夠從中獲取到足夠的親密感與信任感,這感受讓兩個人都十分舒適。
什么是舒適區?
感情中的舒適區就是,跟對方在一起多久,你都不會覺得累,反而愿意恒久地享受這短暫又永恒的瞬間。
第二:自尊,心疼,贊美
心理學上認為,真愛一個人時,我們總是會心疼對方。
心疼他的工作,心疼他的負面情緒,心疼他正面臨著的壓力,并且愿意拿出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對方。
愛一個人,付出就是發自內心的,不帶任何索取的。
其次,愛對方時,我們能夠從中感受到“高自尊”:只有跟他在一起,你才是你;沒有跟他在一起,你感覺自己是不完美的。
因為從他的身上,你感受到了被愛,被尊重的感覺。
最后,你們相愛的方式是“彼此贊美”。
你對他的贊美,就像欣賞一朵花,欣賞一幅美景,并不局限于“情人眼里出西施”,而是發自內心的愛意。
只有愛一個人,才能讓你從心里贊美他。
-03
喜歡是美好的泡沫,愛是美好成為現實
喜歡和愛的一個區別在于:喜歡是充滿假象的,是泡沫,是模糊不清的。
而愛卻是真實的,是現實中能夠觸摸到的。
你可能會因為一個人的長相,身材,聲音甚至是做飯好吃而喜歡上對方;但是,你很難愛上對方。
而愛一個人,則是深深的迷戀,是依賴,更是持續的吸引力;愛一個人,會有“瑕不掩瑜”的感覺。
盡管對方身上有許多缺點,但在你心里卻不在乎,因為你覺得那些都不重要。
很多文學以及影視作品中,都習慣用這樣劇情詮釋愛情:“為了心愛的人,愿意付出自己最寶貴的東西,哪怕是前途與命運。”
實際上,愛一個人正是如此,心甘情愿地為所愛之人付出,卻不奢求回報。
而喜歡一個人呢?欣賞占據上風,付出就會猶豫不決,權衡利弊。
今日話題:
你有沒有愛上對方?
(文章配圖來源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