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女哥們兒、男閨蜜只是單純想和你做朋友嗎?
男女之間究竟有沒有純友誼?
你的答案是
“有沒有”的背后
當我們問出這個問題的時候,也許回答“不”的人不在少數。
還有一些網友的金句引發了眾多熱議,諸如:“只有在一種情況下,男女之間才會產生純友誼,那就是男人沒錢,女人沒顏。”“覺得有純友誼的那個人,肯定是被愛的那一個吧!”
“友情,有兄弟就可以了。”95后阿康認為。
《機智的醫生生活》劇照
之所以這個問題時常被拿出來討論,其原因不是在于對友情或是否需要友情的質疑,而是來自于對兩性關系安全感的動搖和認知的重組,這恰好體現了,我們對于人際關系本身求知的興趣,進而試圖解決模棱兩可的復雜局面。
同事張敏,最初問起這個問題,是想要確認,自己身邊相處不錯的異性朋友,是否和她自己的情感定義一樣,“是朋友”,擔心自己對于關系的誤讀,引起意料之外的情感負債以及輿論壓力。
《請回答1988》劇照
而在朋友許超看來,這個問題其實只有一個答案,那就是沒有。“其實男的,十有八九都是這么認為的,所以不要再有任何不切實際的幻想。”
讓更多的人接受了這一看法的結果就是,兩性之間的關系被進一步簡單化了,這樣的話,省去了來來回回的揣測試探,對于快速達成社交目的當然是有用的,但這個結果總讓人覺著好像丟了什么,哪里不對。
《老友記》劇照
可以“有”什么?
男女之間除了友情,還能有什么?
某一方或者雙方想要發展為愛情的曖昧不明的階段。
那么友情是什么?愛情又是什么?
我們需要友情的原因是,人類作為群居性動物,需要獲得社會認同。當我們的價值觀被接納的時候,就會獲得一種群體歸屬感,進而接收到一種安全的信號。所以,友情的開始,往往是從“獲得理解”開始的,“OK,你懂我,你就是我朋友。”
《機智的醫生生活》劇照
加拿大溫尼伯大學部學者Beverley Fehr在 Friendship Processes 一書中,將友情定義為“一種自發的人際關系,通常表現出親密和扶助,雙方彼此欣賞,并企求對方的陪伴。”心理學家David Myers則將友情分為8個主要元素:歡樂、互助、尊敬、無拘無束、接納、信任、理解、交心。
《請回答1988》劇照
關于愛情,David Myer認為除了友情上述8個元素之外,還有激情與關懷兩大元素,激情包含“為對方所迷戀”、“性的欲望”、“排他性”,關懷包括“在各種爭執中永遠作為對方的擁護者”、“首席辯護者和極大限度的付出”。在心理學家Robert J. Sternberg的愛情三角理論中,同樣也包括激情這一部分,另外兩角則為親密與承諾,親密指愛情關系中能夠引起的溫暖體驗;承諾則是維持關系的決定期許或擔保。
《老友記》劇照
也正因此,愛情通常是從眼緣開始的,不同于友情的社會認同感,愛情主要滿足的是我們的情感需求,我們需要被愛,也需要去愛。
網友沈大暖男直言:“這兩種情感的唯一一條紅線就是——性。”這確實可以作為常規友情與愛情的最大區別。然而,友情和愛情的區別絕不僅僅局限于此,我們可以用愛情與友情發生的語境來感受一下。
當你與朋友待在一起的時候,整體氛圍是舒適的,心情是相對平和的,交流話題自由多元,而大部分情況下參與其中的人數會大于兩人。
《請回答1988》劇照
當你與男朋友/女朋友在一起的時候,基于性吸引力,整個過程是伴隨著激情的,尤其在交往初期,常常會心動,并陷入強烈的迷戀,當然,在此類互動場景中,并不歡迎一個不相關的第三者加入。
《請回答1988》劇照
由此可見,愛情是“自私”的,渴望獨一無二,同時雙方想要更親密,想要擁有更多。另一方面,友情卻是相對包容開放的,對距離的要求是止步于恰當,不會過度占有與關懷。所以,我們常常會看因為異地而吵架分手的戀人,但很少看到因為異地就絕交的朋友。
《機智的醫生生活》劇照
異性純友誼的生存法則
當代社會,越來越多的傳統愛情界限被推翻了,比如:年齡、地域、國籍等等,可以說只要你愿意,可以選擇任何人做你的朋友,也可以去愛任何值得你愛的人。
那么友情的場合中,為什么要排除異性?
還有,到底什么樣的友誼是純的呢?是時間概念里的長長久久,還是情感范圍內的100%純粹?
如果有,那只能是一種情況,即心理學家Laura K. Guerrero和Alana M. Chavez所劃分的異性四大友誼中的柏拉圖式友誼,雙方除了友情,一致堅持不想擁有其他任何關系的存在。
《機智的醫生生活》劇照
然就感情本身來說,它不是一種靜態的存在,而是一種動態的變化,從無到有,從濃到淡,從簡單到復雜,愛恨交織,喜惡參半,這是任何一種感情中都在發生的事,哪怕是親情。
可能也正因為這樣的現狀,不少人認為男女之間并沒有純友誼,只要時機恰當,友情總是按捺不住那種蠢蠢欲動的想要變為愛情的念頭。但這種“時機恰當”絕不單單是性吸引力,還有多方客觀條件的衡量和主觀動機的強度與持久度。據美國博伊西州立大學部的傳播學教授Heidi Reeder觀察研究所得,性吸引力不會成為“友情結束”或者是“轉化為愛情”的決定性因素。
《請回答1988》劇照
由此看來,所謂的“純友誼”是階段性的,是一個相對概念。
而現實生活中的真實故事也在告訴我們,有的男女普通朋友,可能中間經歷過一些波折,但到最后竟然還是朋友,且始終是朋友。
《請回答1988》劇照
小菲的表姐就有一個處得很鐵的男閨蜜,兩人從中學開始就是死黨,在一起無話不談,十分默契,做了將近10年的朋友,當他們開始面對婚姻這件事的時候,兩個人都沒想到要把對方列為一個選項,“我們太熟了,不行。”“她是我女兄弟,那絕對不能。”直到現在,他們各自結婚了,依然還是朋友。
《老友記》劇照
劉雨的男性朋友,不是因為時間沖淡了激情,而是因為對方是海王。說來也奇怪,除了感情觀方面兩人互相嫌棄之外,其他方面都很聊得來。這樣的緣分,確實難以舍棄,所以有相同經歷的網友說了8個字:彼此欣賞,互相嫌棄。
《老友記》劇照
同事秦先生的異性友誼基礎是4年的大學部同窗情誼,開始于同為北漂的互相陪伴,一起吃喝玩樂,一起談天說地,但之所以沒有發展成為愛情,是因為不合眼緣,互相沒感覺,于是各找各的命中注定。
《機智的醫生生活》劇照
同事小南的純友誼相比其他三位就更為穩妥了,友轉愛的念頭連種子都沒有。是的,他倆都喜歡男人。兩人是同學,也是老鄉,這位男閨蜜,貼心溫柔,善解人意,非常會照顧人,時不時相約吃大餐,一起罵前男友,交流溝通十分流暢合拍。
《老友記》中的瑞秋和喬伊,也是一個例子,他們不是沒有嘗試過,但最終還是選擇做朋友,《老友記》中3男3女,最后內部消化了2對,看起來像是在說友情極容易轉化為愛情,但從排列組合來看,應該有9種組合方式,但最終只成了2,概率上來說,還是友情贏了。愛情這個小火苗或許曾經燃燒過,但是滅了,友誼天長地久,稍有波折,無傷大雅。
《老友記》劇照
從這些現實案例中,或許我們可以找到異性之間純友誼的生存法則,比如小南這種情況,比如外貌看不上,或者曾經嘗試過,但無效。
然而比起這樣的法則總結,我們更想要確信的是,異性之間的友情是存在的,也可以是美好的,但維護友情,從來不可能簡單只靠某項客觀條件。
其實,最首要的是明確雙方對這段關系的定義和需求,然后設立好邊界,守好界限。與此同時,也需要積極去應對情感中可能出現的變化。
《機智的醫生生活》劇照
在歲月的沉淀之下,人與人之間,最大的收獲是一段值得珍惜的緣分,至于這種緣分是友情,還是愛情,并不重要。
《瘋了,因為你!》劇照
只是,無論最終你們之間是什么情感,若想要繼續同行,都離不開珍惜與維護。
《機智的醫生生活》劇照
參考資料:
1 你相信男女之間有純友誼嗎?心理學研究這樣說
2 異性交往,男女之間究竟有沒有“純潔的友誼”?如何判斷和維護?
本文創作團隊
作者 | Sunny
策劃 | Sunny
編輯 | Sunny
*圖片來源于網路,如有疑問煩請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