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個問題,我突然想起前段時間看的書。里面有一句話大概意思是,“童年缺失的陪伴,長大后要用一輩子來彌補”。
很多成年人大概率是意識不到自己情感能力方面的缺失與嚴重的問題。
從小到大,只會有人告訴你,要怎么吃飯,要好好學習,不要跟同學打架,不可以談戀愛,要聽老師的話,老師的話總有道理……
但是卻從來沒有告訴過你,除了學習以外只要有其他擅長的事情你也依舊很優秀,如果同學欺負了自己不能一味忍氣吞聲要正面妥善解決,如果有喜歡的人了不要害羞這是正常的表現說明你長大了,固然要尊重老師,但是老師說的話也要有自己的辯證能力不能全盤接受也不能當眾詆毀老師……
到現在長大了,該談戀愛了,卻不知道怎么談戀愛了:
- 我們看到喜歡的人,總是不知道怎么去對她好?
—學生時代喜歡一個人女生就總愛欺負那個女生。有的人,越是喜歡越是抗拒接觸。然后因為對方沒有感受到愛,而苦惱不已。同時又不會正確表達愛。
- 我們和喜歡的人在一起,就總是掏心掏肺傾盡所有,最終賠了夫人又折兵?
—很多人因為童年時嚴重缺愛,遭受拋棄。長大以后,面對親密關系非常地無所適從。總是以為無限制地對對方好,對方一定會留在自己身邊。殊不知,愛情里這種單方面的付出,會導致愛情天平嚴重傾斜,對方承受不住你的愛,沒有參與感而頗感壓力退出。沒有人會告訴你,健康的感情是兩個人盡量均等的付出。
- 相處九年,他卻出軌了,一邊說著出軌一邊說著愛我?
—婚姻又是一門大學部問。很多父母自己都經營不好婚姻,更不用說能給到你多積極恰當的建議了。人的感情總是會因為環境的改變處于不斷的搖擺之中。當愛情經過一定的年限,有的自然而然升華成親情,這也是要理解的。面對家庭出軌,其實真的是有很多選擇的。但是相信我,不會有一個絕對的答案。因為每個人想要的東西都不一樣,有的人想要一份純潔無瑕的感情;有的人想要一份榮辱共老的感情;有的人出軌確實是兩夫妻都有問題導致早就感情出了問題,出軌只是時間問題;還有的人因為出軌反而成長終于學會如果處理感情,有的人因為出軌反而收獲了更加牢固的感情,有的人因為出軌才真正意識到這個婚一開始就是不應該結的,因為一廂情愿捆綁在一起終究不會有好結果……然而,身處局中,誰又看得清呢?
………………還有很多很多的情況,發生了我們卻不會解決。
我很喜歡有一個高票答案的說法,能夠給與你情感幫助的不一定要是專家,有可能是某個看破紅塵頗有心得的老人。
個人認為,咨詢的目的在于獲取自己從未接觸過的有用的資訊。
不僅是人,如果你在一本書里得到了開解,那也相當于你向這本書“咨詢”了。
只不過,咨詢的速度會更快,效率更高,更精準。
最后只有一個建議:不管你向誰咨詢,頂級專家也好,深諳社會的大爺也好,一定要保持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辨別能力,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