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當初劉邦不用韓信去打匈奴,讓他死在戰場上?

感謝邀請,回答這個問題先說一個題外話:

一,西元前二十一世紀至西元前十七世紀,大禹建立了大陸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都城在陽城(今河南登封)。夏朝的建立,標志著大陸若干萬年的原始社會基本結束,數千年的階級社會從此開始,它的誕生成為中華文明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匈奴的祖先也是夏后氏的后代,叫淳維。也就是說,匈奴和中原人是同一個祖先,從本質上是一家人,只是后來由于生存的地理條件不同,農耕和游牧的文化發展差異,在生存空間和生存資源上引發出的矛盾和沖突。

二,劉邦處理與匈奴的問題,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一開始是看不起匈奴,稱帝后,首先派去解決匈奴問題的是韓王信(不是韓信),此人各方面都不太行,其實當時劉邦手下虎狼之將多了去了,派個這樣的人去,說明劉邦根本沒太把匈奴當回事。結果,韓王信去了,自己也不高興,沒多久降了匈奴。第二階段,這時,劉邦看事越搞越大,自己帶隊出馬,大戰一場。如果各位看官細看史書,劉邦稱帝后的各種平叛,基本上都是劉邦親自帶隊,不假別人之手,他還是不太放心手下幫人。但結果是劉邦大敗逃了回來。第三階段,硬的不行,采用和親路線,原本都是一家人,還是有共同語言的地方。相互結為兄弟,實行和親政策,匈奴有了收斂,一直到劉邦去世。從三個階段來看,韓信都不在劉邦的計劃之內。

三,再說韓信吧,劉邦有一段著名的話是這樣說的:“講到運籌謀劃于帷帳之中,而能謀決勝利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張子房。鎮守國家,安撫百姓,供給糧餉,使運輸道路暢通無阻,我不如蕭何。統領百萬大軍,戰必勝,攻必克,我不如韓信。”表面上看,是很謙虛,但也可以解釋為是給這三個人的警告。蕭何立馬貪污,被報到劉邦處,劉邦哈哈大笑,此人不會謀反。張良不要封王,給個侯就行,封戶30000不要,給個3000就行,并立馬隱出江湖。而韓信則大不一樣,帶著人馬在封國楚地四處串聯。就當時的情況,對于劉邦來說,處理朝內穩定的事要比處理匈奴的事重要得多,所以他不會給韓信帶兵的機會,而且還要想辦法除掉他。

9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1. 異姓一兩年就可以打一場戰這天下是誰的還真不知道!是自己的兒子自己的姓,最起碼7、8、8、9年開始變心。就算兵變自己后代子孫才有本錢去奪天下、。七國之亂可以平息,八王之亂倒之西普亡國,最主要的是領導是不是明君。//@好哥哥55: 殺韓信是一個英明帝王的正確做法,無論其當時是否反了,其時未反,其后未必不反。畢竟實力太大了

  2. 給韓信四十萬軍隊,估計韓信打的不會是匈奴,而且直接打劉邦去了

  3. 你牛逼了// @西湖邊的貓陛下: 你竟然相信史記?司馬遷道聽途說來的你也信,史記不過是一本歷史小說,漢朝之前的都不可信,跟三國演義差不多//@煙云吐秀: 司馬遷所著史記中有《夏本紀》,史料寫得很清楚,//@簡潔1983:早幾年看過韓國出土文物帶漢字的韓國差點把漢字據為己有。那時候畢竟食石器時代,就算有和無對我們來講是不缺文明的。 // @半斤肉絲面: 不光沒有史料記載,也沒有出土文物,我也希望快點能證明,但是事實如此,怪不了人家不認,要人家認你得拿出切實證據啊。 // @簡潔1983: 那是歐洲人為了偏低大陸人而制造出來的輿論,在大量的明君都愛拿大禹和自己比較。雖然是上古時代沒有文字記載都是口耳相傳,難道古人剛從動物轉化為智人就會識字?那不是人那是機器。 // @半斤肉絲面: 我也說一句題外話,夏朝到底存不存在至今都有巨大爭議。

  4. 或許,日本天皇之所以不肯公開祖先由來的秘密,就是因為日本王室的祖先就是逃亡到日本列島的古漢人!😄// @逗趣小萌寵: 匈奴是夏的后人?別吹了!夏被商滅了剩下幾個人,頂多幾百個千個,逃命到草原上,然后草原上的后代都是夏人?原本草原上沒人?那逃過的夏人能不能適應環境沒有全部死掉姑且不談,他們都是生育機器?草原上的原住民都是不孕不育?舉個例子來說,韓國日本越南自古有很多中原人移民過去,而且把中原文化帶了過去,你能說日本韓國越南都是大陸的后代嗎?

  5. 韓信要反機會很多,所以不是反不反的問題,而是有沒有能力反的問題

  6. 主疑臣而不殺。臣必反。臣疑主而不反。臣必被殺之

  7. 不好意思,自己寫的,哈哈,

  8.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從看過史書上記載的韓信對陳烯說的話,不用說給四十萬,四萬可能就要生事了

  9. 秦始皇統一大陸后,做得最偉大的事情就是書同文,車同軌,不是語言不同,那只是國家太大,各地方言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