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有群人叫做“峇峇娘惹”,直白點說,就是土生華人,這些人其實是古代移民到南洋之地的華人,與當地馬來人通婚后生下來的后代。
不僅僅是新加坡,在馬來西亞與印尼等地都有不少,男子稱峇峇,女子稱娘惹。
雖然擁有華人血統,在文化上也與華人有很大的相似之處,但峇峇娘惹與東南亞的純血華人其實是不一樣的,他們的華人祖先,在明朝時期就已定居在南洋。
峇峇娘惹的華人祖先,多是明朝移民
東南亞是海外華人的聚集之地,而華人移居東南亞的歷史也非常悠久,早在唐宋時期,就有不少沿海華人隨著商隊前往南洋各地定居。
只不過,當時的中原王朝興旺富有,真正定居在南洋的華人并不算很多。
元末明初風云變幻,許多東南沿海的百姓為了謀生而遠渡南洋,之后明朝的海禁忽緊忽松,使得許多靠海謀生的百姓,干脆直接移居到了南洋,與當地人通婚定居下來。
大量的華人與當地土著馬來人通婚之后,他們所生下來的后代,就被稱作是“峇峇娘惹”,這是馬來語中的稱呼,也就是土生華人。
在南洋地區,峇峇娘惹主要聚集在新加坡、馬來西亞與印尼,因此也被稱作海峽華人。
峇峇娘惹與純血華人是不同的,他們屬于華人與馬來人的結合體,歷經數百年歲月,在文化上兼具華人與馬來文化,大多數的峇峇娘惹已經不懂得漢語。
峇峇娘惹,屬于華人與馬來人混種
其實在明朝之前,華人就不斷移居到南洋,只不過規模普遍比較小,因此并沒有形成成規模的族群,直到娘惹這個族群出現之后。
明初華人移居南洋出現高峰,也是因為當時明朝的海禁,迫使東南沿海百姓難以求生。
依靠明朝當時強悍的實力,還有華人普遍比較高的文化與經濟實力,峇峇娘惹在南洋地區的發展興盛相當迅速,出現了很多極其興旺的家族。
從語言上來說,峇峇娘惹并沒有使用漢語,也并非馬來語,他們所使用的,是一種叫做峇峇馬來語的混合語言,是用閩南語和馬來語融合而成的。
一般來說,峇峇馬來語只在族群家庭內流通,在外無法使用。
在文化上,峇峇娘惹普遍呈現出華人與馬來文化兼容的特色,除了語言,娘惹的服裝、飲食等等都是各方特色融合而成,也是娘惹的一種特色。
夾在華人與馬來人之間,不斷沒落的峇峇娘惹
早期的峇峇娘惹在南洋地位極高,影響力非凡,只不過隨著歐洲人的到來,情況出現改變,許多峇峇娘惹接受英式教育,放棄祖業,峇峇娘惹的經濟出現崩解。
此外因歐洲人的挑唆等原因,峇峇娘惹與其他華人,在南洋與土著之間的矛盾不斷加劇。
近代時期,峇峇娘惹往往只能夠選擇內婚制,或者與華人通婚,馬來人不再愿意與峇峇娘惹結合,并且峇峇娘惹受到的不公正對待也越來越多。
雖然有華人血統,但峇峇娘惹的祖先都是幾百年前來到南洋的,后來的他們早就不再會說漢語之類,可馬來西亞仍舊將峇峇娘惹劃為華人,加以打壓,新加坡則情況好得多。
近代時期,南洋之地的峇峇娘惹普遍衰落,實力大不如前。
為了生存下去,越來越多的峇峇娘惹選擇改從馬來人,放棄原本繼承的華人文化,而融合誕生的峇峇娘惹文化在南洋也逐漸式微,保存很少。
新加坡與馬來西亞不同,這里是華人占據絕對優勢地位的國家,因此華人地位沒得說,至于峇峇娘惹在新加坡的文化保留,也相對比較完好。
雖然占據的文化資源更多,可如今對娘惹文化的開發,馬來西亞明顯不如新加坡。
南洋的峇峇娘惹,從外表長相看起來與華人一般無二,他們的文化也深受華人影響,畢竟他們也有華人血脈,但在當地繁衍數百年,早與純粹華人不同,屬于混種文化族群。
不得不佩服華人的開拓進取精神
娘惹[微笑]
看他們的家具和習俗和閩南鄉村非常像
答答娘惹就是華人,不要分那么細!
第一次真正了解娘惹[贊]
很感謝作者把這篇文章寫出來,很貼切、很接近南洋特有的峇峇文化。峇峇語言融洽了馬來語和閩南語,我們稱之為福建話。\n我媽媽就是娘惹,我從小在娘惹的文化環境成長。
新加坡就是講閩南語的啊,純正的閩南語,并不是用閩南語和馬來語融合而成的!
孫燕姿梁靜茹他們是不是娘惹😂😂
還是新版的小娘惹好看。老版的小娘惹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