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一共有多少位公主,你講得清楚嗎?

公主角色千千萬,到底哪些才是真正的“迪士尼公主”呢?到目前為止,名列迪士尼“官方認證”的公主共有14位,接下來就為大家縷一縷這份“公主家譜”,說說關于公主的那些趣事。

Snow White

白雪公主

“只要你開開心心唱首歌, 生活就會和諧又順暢!”

初次登場:1937年,《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

年齡:14歲

小傳:她的皮膚如雪一般純白,嘴唇如血一般鮮紅,頭發如烏木一樣濃黑,七歲開始被魔鏡認證為“世界上最美的人”。白雪公主有很強的適應能力,雖身為公主,但在森林逃亡期間生活得有滋有味,喜歡每天唱歌,還和所有小動物成為了朋友。

公主才藝:家政、唱歌

公主事跡:魔鏡的多年暗戀對象、打掃八人之家的家政女皇、森林中的K 歌之王

公主原型:格林童話《白雪公主》

有趣事實:她是第一個迪士尼公主, 也是第一個在好萊塢星光大道上留名的女性虛擬角色;在制作《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時,為了讓白雪公主更有真實感,迪士尼先拍攝了真人畫面,給動畫制作提供參考。

對于進階版公主粉絲來說,還需知道這些:

1、狠心繼母

是的,白雪公主有個狠心后媽。但下面這個事實發人深思:在初版(1812 年)的《格林童話》中,并沒有“繼母”的存在,那個嫉妒心超強的壞王后就是白雪公主的親媽本人!這樣一來,前面提到的“戀父情結”問題是不是更坐實了呢?畢竟,在這個故事里,母親嫉恨白雪公主的一切緣由,就是她的美貌勝過了自己。

2、暴力

在后來版本的《白雪公主》中,格林兄弟不僅把“生母”改成“繼母”,還暗示她是個女巫,似乎是為削弱“母女競爭”的感覺。

特別是他們為繼母安排的結尾—— 她被迫穿上一雙烙到發紅的鐵鞋, 然后被燙得一直大跳,直到在“舞蹈”中死去。這種刑罰在歐洲歷史上確實存在,是專門用來對付女巫的。

3、性

不僅僅是戀父情結。還有人認為這則童話體現了一個人性心理成熟的整個過程。

注意原著中特別指出白雪公主七歲時身體發育,第一次被魔鏡在王后面前提起。此后王后三次謀害她,使用的分別是胸衣、梳子和蘋果,都是赤裸裸的荷爾蒙象征物——而她的行為則如同人自身和社會環境對性欲的壓制。最終,這些陰謀通通破產,公主復活并嫁給王子——性意識全面覺醒。

4、鏡子

18 世紀,德國巴伐利亞的洛爾有位不幸的“公主”——當地領主之女。她的繼母以嚴厲而聞名,還有面“會說話的鏡子”, 這面鏡子至今還保存在當地博物館中。

5、原型

一位德國歷史學家宣稱, 白雪公主的原型是16世紀一位德國公爵的女兒,瑪格麗塔·馮·瓦爾德克。她21歲死于布魯塞爾宮廷中,據說是被毒殺。瑪格麗塔的生平很多地方與《白雪公主》吻合:比如她有個嚴厲的繼母;她有七個追求者,其中包括西班牙王子;她曾在名為“七山”的地方居住;她的父親有七座銅礦,并雇傭大量童工……

6、矮人與水晶棺

矮人形象無疑來自德國的礦工。前面提到的兩位“公主”家里都有礦。洛爾附近的礦山,一些坑道極其狹窄,只能讓矮小的礦工進出。而洛爾一帶的玻璃工業非常著名,這或許就是“水晶棺”的出處?

Cinderella

灰姑娘

初次登場:1950年,《灰姑娘》

年齡:19歲

小傳:金發,被繼母欺負做女仆。溫柔善良,熱愛小動物,通常情況下都能適應并接受生活中的苦難。也有善于抓住時機,機敏聰慧的一面。動畫版的編劇們一開始就認為這個人物應該比白雪公主更加積極,自己去爭取幸福。人設上曾經產生過一些小分歧,兩位動畫師一個希望灰姑娘更優雅,一個則希望樸素一些。

公主才藝:家政、跳舞

公主事跡:史上最豪華試駕體驗者、“后媽皆禍害”豆瓣小組成員、老鼠語八級

公主原型:夏爾·佩羅根據民間傳說整理的童話《灰姑娘》

有趣事實:灰姑娘是拯救了迪士尼的女孩。制作《灰姑娘》前,迪士尼公司已經很久沒有大熱電影,欠款四百萬美元,瀕臨破產。影片成為當時迪士尼不成功則成仁的大賭博;灰姑娘被繼母撕碎后的衣服,明顯受到了達利設計的碎裙子的啟發。

對于進階版公主粉絲來說,還需知道這些:

1、最早的電影版

早在1899年,法國電影先驅喬治·梅里愛就把《灰姑娘》搬上了銀幕。

2、“動作捕捉”

可謂是如今動作捕捉技術的鼻祖:先由女演員海倫·斯坦利在特制背景前扮演灰姑娘,再把拍攝下的膠片逐幀印成照片,然后由動畫師們在上面直接拓畫,這樣可以更準確地把握人物的動作,也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但壞處是畫家完全被束縛,毫無自由發揮的余地。

迪士尼最早在拍攝《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時引入“動作捕捉”技術,不過《灰姑娘》是首次大規模應用。后來也沿用在《美女與野獸》里。

3、全世界的灰姑娘

世界各地都有類似灰姑娘的傳說,最早可追溯到西元前7世紀的古希臘。在西元9世紀的大陸、12世紀的法國、17世紀的義大利,在日本、越南,甚至阿拉伯的《一千零一夜》中,都有類似的故事,幾乎每個版本都離不開一個關鍵道具:鞋子。

鞋子作為驗明灰姑娘正身的信物,體現了身份與權力的關聯。不論在哪種文化和版本的《灰姑娘》中,都有類似的道具出現——有的是金鞋,有的甚至不是鞋子,而是戒指、手環……總之都是珍貴少有之物。

Aurora

愛洛

“據說如果你反復做一個夢,它就一定可以實現。”

初次登場:1959年,《睡美人》

年齡:15歲

小傳:金發,被三個巫女撫養長大。延續了當時迪士尼公主“熱愛小動物,帶妝睡覺” 的傳統,向往愛情,有著良好的幽默感。由于出場時間實在太短,甚至劇情高潮都是“睡過去的”,沒能展現更多個性,也無緣流露性格上的轉變。

公主才藝:與動物交談

公主事跡:時間旅行者、最低能耗女主角

公主原型:1697年法國作家夏爾·佩羅出版的童話《睡美人》

有趣事實:愛洛的纖細體型參考了奧黛麗·赫本;雖然是主角,但愛洛實際上只在動畫版《睡美人》中出現了18分鐘。原型故事中的愛洛沉睡了百年……我們很擔心她的頸椎、脊椎和腰椎, 以及——有人幫她翻身么?得了褥瘡怎么辦?

Ariel

愛麗兒

“我想見他。就在今晚!”

初次登場:1989年,《小美人魚》

年齡:16歲

小傳:紅發,人魚物種,特里同人魚國王七個女兒中最小的一個。對人類世界有好奇心和向往,敢于為愛情冒險,但也因此讓家人陷入危機。盡管愛麗兒的行為有如一個叛逆高中生,但她仍然在當時受到了評論界的稱贊。然而安徒生原作中愛錯人、變人后足痛如刀絞、化為泡沫等殘酷情節都被刪去。

公主才藝:救生

公主事跡: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凈我海洋”活動官方大使(這是真事兒)

公主原型:安徒生童話《海的女兒》

有趣事實:愛麗兒是第一位紅發公主,也是第一位有兄弟姐妹的公主;愛麗兒和她的六個姐姐們尾巴正好是彩虹的七種顏色;愛麗兒頭發在水中的運動參考了女宇航員薩莉·賴德在太空中的影像。不過,很好奇愛麗兒是怎么做到剛從水里出來頭發就能風中飛柔的……

Belle

貝兒

“我想要比這小村莊豐富得多的生活,我想要在某個寬廣無邊的地方冒險,我多么向往那樣的生活!”

初次登場:1991年,《美女與野獸》

年齡:17歲

小傳:貝兒有一頭濃密的棕色長發,聰明獨立,不以貌取人。她偶爾發明些小物件,喜歡閱讀浪漫小說。沃爾特·迪士尼在30年代就想拍《美女與野獸》電影了,但是因為野獸綁架貝兒的情節過于陰暗,不好把握改編尺度,就擱置了。

公主才藝:讀書、發明

公主事跡:圖書館常客、法式大餐試吃員

公主原型:18世紀法國女作家加布里埃爾-蘇珊·巴爾博特·德·維倫紐夫的小說主人公

有趣事實:貝兒是小鎮上唯一一個穿藍色衣服的人, 這暗示著她是小鎮居民眼中的異類;但是到了電影后半段,你可以看到野獸也穿了藍色,表現了這兩個與世界格格不入的孤獨之人找到了彼此,互相陪伴。

對于進階版公主粉絲來說,還需知道這些:

1、動物丈夫

類似《美女與野獸》的民間傳說遍布世界各地,而其中最早也最著名的,莫過于古希臘神話中,宙斯化作一頭小公牛,強奸了腓尼基國王的女兒歐羅巴。

這個故事可以被現代人做任意解讀:也許它映射出地中海古文明間的融合,也許它體現了蒙昧時代到處搶媳婦的光榮傳統,也許它回應著人類骨子里的野性和支配欲……

反正,找個野獸當丈夫這種事,既不像畫家演繹的那么普天同慶(圖為文藝復興巨匠提香的《歐羅巴的強奸》),也不該像迪士尼講的那么浪漫。

2、包辦婚姻

而民俗學家瑪麗婭·塔塔則指出,根據法國民間故事編撰而成的《美女與野獸》,很可能體現了封建時代女性對于包辦婚姻的恐懼。

就像我們在《權力的游戲》之類作品里看到的,子女通常無法左右自己的終身大事,女孩往往剛“成年”(比如說, 13歲)就被嫁給一個陌生人——也許又老又丑,也許又高又壯,也許渾身汗臭,也許遍體濃毛——對不諳世事的少女來說, 這樣的丈夫難道不是一種“野獸”嗎?除了逆來順受她并無選擇。

在大多數“美女與野獸”童話的結尾,選擇順從、隱忍(如果往好的方向演繹就叫“日久生情”)的女子, 會得到獎勵:城堡、錢財,以及更重要的——野獸變回了王子。

Jasmine

茉莉

“你們憑什么決定我的未來?我可不是用來釣金龜的獎賞!”

初次登場:1992年,《阿拉丁》

年齡:15歲

小傳:黑發,棕色皮膚,阿拉伯裝束。最開始的劇本中,茉莉被設想為驕縱拜金的性格,但最終被改為追求自由,個性強悍的獨立女性,而且對愛情有自主意識, 不在意物質,在得知阿拉丁的真實身份后仍堅持和他在一起。因此茉莉雖然不是影片中的主角,卻依然光彩奪目。而影片設計她穿藍色服飾,正是暗示她是“沙漠中最珍貴的東西”。

公主才藝:馴虎、離家出走

公主事跡:業余飛毯運動員、拒絕門當戶對包辦婚姻、下嫁民間灰小子

公主原型:取材自安托萬·加朗編譯的《一千零一夜》中故事

有趣事實:茉莉的外形參考了詹妮弗·康納利,人物線索則參考了《羅馬假日》。

Pocahontas

寶嘉康蒂

“看看你的四周,這就是仇恨之路帶給我們的結果。這是我選擇的路,父親,想想你的那條將會是怎樣?”

初次登場:1995年,《風中奇緣》

年齡:18歲

小傳:黑色齊腰長發,身材健美,是很受族人愛戴的印第安公主。母親早逝,但她繼承了母親向往自由、熱愛探索世界的精神。寶嘉康蒂是第七位迪士尼正統公主,她的故事在創作時受到莎士比亞《羅密歐與朱麗葉》的影響。

公主才藝:和平談判、種玉米

公主事跡:諾貝爾和平獎有力競爭選手、風系魔法七級、保護大自然協會會長

公主原型:原型是同名真實歷史人物,出生于16世紀的美國弗吉尼亞州印第安人寶嘉康蒂

有趣事實:寶嘉康蒂是唯一一個有真實歷史人物原型的迪士尼公主,只不過現實遠沒有這么浪漫。她從酋長父親手下救出約翰·史密斯時才僅僅11歲,后來在17歲那年被英國殖民者綁架,期間她皈依了基督教并改名麗貝卡,嫁給了煙草種植園主約翰·羅爾夫。21歲時就因天花去世。

Mulan

花木蘭

“水中的倒影,何時才能映出真正的我?”

初次登場:1998年,《花木蘭》

年齡:16歲

小傳:木蘭是花家的獨生女,聰明伶俐、勇敢孝順,卻被認為不會是個好新娘;為了保護父親,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在軍隊的磨練中找到了真正的自我,打敗敵族入侵、成為了戰爭英雄。她最好的動物朋友是守護龍木須和蟋蟀。

公主才藝:體能強悍、騎馬打仗

公主事跡:相親市場弱勢群體、女扮男裝高手、軍事奇才

公主原型:大陸北朝民歌《木蘭詩》中的傳奇人物

有趣事實:木蘭是唯一一個既不是出生于皇室、也沒有嫁入皇室的迪士尼公主;盡管這部動畫片票房較好,但是由于跟大陸文化出入太多,所以在美國華裔群體里反響平平。

Tiana

蒂安娜

“我該不會要在同一天又吃蟲子又吻青蛙吧!”

初次登場:2009年,《公主與青蛙》

年齡:19歲

小傳:從小夢想開餐廳,相信努力奮斗就能實現夢想。蒂安娜被卷入邪惡影子巫師的陰謀,變成了青蛙;后來與同樣被變成青蛙的萊文王子一起解開了詛咒。蒂安娜的出現順應了歐巴馬時代潮流,但她長時間處于青蛙形態的情節則遭到了一定批判。

公主才藝:做飯、烘焙

公主事跡:變形大師、野外生存專家、五星級廚師兼烘焙師

公主原型:E·D·貝克所寫的小說《青蛙王子》以及格林兄弟的童話故事

有趣事實:“瑪德琳”(Madeline)是迪士尼一開始給她起的名字,昵稱是“瑪蒂”(Maddy),卻被媒體攻擊“太像黑奴保姆的名字(Mammy)”,所以后來不得不改名,換成了“蒂安娜”(Tiana),也許是因為這個名字比較像“皇冠”(Tiara)吧。

Rapunzel

樂佩

“不,你看錯了這個世界,你也看錯了我!”

初次登場:2010年,《魔發奇緣》

年齡:18歲

小傳:超——長的有神奇魔法的金發。被巫婆從親生父母身邊奪走、欺騙并困于高塔之上。雖然跟灰姑娘一樣樂天、善于自我催眠,卻能在關鍵時刻向著未知鼓足勇氣邁出一步。有魔力的頭發雖然有用卻也成為束縛她的繩索,因此最終的斷發成為迪士尼公主中著名的袪魅與回歸真實自我的橋段。

公主才藝:繪畫,熟練運用長發作為工具、法寶甚至武器

公主事跡:武林平底鍋派掌門;治療技能點滿;真愛之淚比長發還有魔力

公主原型:格林童話《萵苣姑娘》

有趣事實:頭發是影片最大的挑戰,迪士尼專門為頭發特效開發了特殊軟體, 樂佩的頭發長達20到23米,在現實中這么多頭發重量將達到27公斤。不過,每年公主的生日(全城放天燈)都有極大的火災隱患……

Merida

梅莉達

“命運就掌握在我們自己手里,只要你足夠勇敢,就能看清這一點。”

初次登場:2012年,《勇敢傳說》

年齡:16歲

小傳:梅莉達是一位蘇格蘭公主,她有一頭又長又蓬亂的火紅色卷發,個性外向又堅強,但是面對三胞胎弟弟時十分溫柔。梅莉達箭術極其高超,她堅信人的命運應該由自己把握,即使是公主也應有選擇的自由,卻因此和母親產生了沖突。

公主才藝:射箭、拋長矛、擊劍、賽馬

公主事跡:騎馬射箭十項全能、自由戀愛提倡者

公主原型:是電影導演布倫達·查普曼的原創角色,參考了羅馬神話女神戴安娜

有趣事實:梅莉達是首個由皮克斯參與創作的迪士尼公主,也是皮克斯電影中的首個女主角,展現出了迪士尼尚未探索過的蘇格蘭文化風情。在此提議梅莉達和《饑餓游戲》的凱特尼斯、《納尼亞傳奇》的蘇珊來一場女子射箭大賽!

Moana

莫阿娜

“我是誰?我是一個熱愛家鄉的女孩,我是一個熱愛海洋的女孩,而海洋在呼喚我。”

初次登場:2016年,《海洋奇緣》

年齡:16歲

小傳:莫阿娜是南太平洋莫圖努伊島上酋長的女兒,善良、果敢、充滿好奇心,熱愛海洋。族人為了安全從不出海,但身為航海世家后裔的莫阿娜從小就向往遠航探險,并與海水有一種神秘而強大的聯系,擔負起了拯救族人的命運。

公主才藝:劃船、游泳、“操控”海水

公主事跡:水系魔法七級、被海洋選召的孩子、歸還海洋之心的人

公主原型:根據波利尼西亞神話創造出的原創角色

有趣事實:“莫阿娜”這個名字在許多種波利尼西亞語言中都有“海洋”的意思;在《雷神3》導演塔伊加·維迪提為《海洋奇緣》撰寫的最初版本劇本里,莫阿娜有五六個哥哥,但后來都被刪掉了。說起來,莫阿娜“控制”海水的能力是不是可以讓她無縫加入《海王》世界?

是不是感覺還缺點誰……艾爾莎、安娜嗎?

沒錯,迪士尼本有意將《冰雪奇緣》里的安娜與艾爾莎也列為“迪士尼公主”,但是由于當初電影票房成績太好,迪士尼改了主意,將“冰雪奇緣”注冊了獨立商標。最優秀的總是最孤單。

不過,安娜與艾爾莎經常和迪士尼公主聯動、客串,我們就也把她倆和公主們一并介紹一下!

Anna

安娜

“艾爾莎,我們那時那么親密,我們還能變回那樣。”

初次登場:2013年,《冰雪奇緣》

年齡:18歲

小傳:偏紅的金發,衣著為挪威風格。安娜可能是迪士尼公主里性格最平民化的一位,是個冒失鬼,常因小馬虎出糗,睡相也不大雅觀。正因為平民化的作風,更突顯她品質的可貴,作為一個平凡女孩,卻能在姐姐遭遇困境時義無反顧翻山越嶺地搭救,這讓她極受觀眾歡迎。

公主才藝:登山、Cos名畫

公主事跡:官封愛姐狂魔、需備渣男圖鑒

公主原型:安徒生童話《冰雪女王》

有趣事實:安娜說話時不假思索后又反復修改,起床時口水滿臉頭發進嘴,這些細節都來自配音的克里斯汀·貝爾根據自己真實生活經驗給出的建議。安娜是唯一一個最終被女性拯救的公主,這讓我們陷入深深的思索……

Elsa

艾爾莎

“讓我孤單,孤單但自由。”

初次登場:2013年,《冰雪奇緣》

年齡:21歲

小傳:頭發前期是香檳色,盤起,后期是淺金色, 放下,梳辮。被迫逃離后一襲藍色長紗裙。這些外形變化恰恰反映了艾爾莎的心路軌跡,早期因為與眾不同的稟賦,唯恐傷害家人和國民,承擔著沉重的壓力,出走后完成了自我的釋放。將這一角色從反派扶正是迪士尼最正確的決定,成就了一位極具獨立意識,不靠任何男性的女性形象。

公主才藝:冰系魔法、建筑設計

公主事跡:無論姐是公主還是女王,都不需要王子

公主原型:安徒生童話《冰雪女王》

有趣事實:制作早期,艾爾莎的人設完全是個大反派,相當暗黑;因為技術進步,艾爾莎的頭發達到40萬根,是樂佩的20倍。

怎么樣,是不是對迪士尼公主的認識清晰了許多?

接下來就等待更多精彩的公主電影吧!

7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1. 迪士尼公司官方的說法是14位,上海迪士尼樂園的城堡是第一個擁有所有公主的城堡

  2. 花木蘭是公主?

  3. 看一下無敵破壞王2就知道有多少公主了

  4. [玫瑰][玫瑰][玫瑰]

  5. 創作不易,辛苦小編。

  6. [玫瑰][玫瑰][玫瑰]

  7. 文章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