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大帝》《雍正皇帝》這兩部電視劇都火爆到了極點,但是《乾隆皇帝》相比收視率卻很低,原因是什么?

《乾隆王朝》沒有火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最主要原因還是一個王朝的創業初期、改革中期、衰亡暮期三個階段,《乾隆王朝》不占優勢,沒有值得宣傳的主旋律內容。


該劇選擇了從乾隆46年查處王亶望案開始入鏡,給觀眾呈現了一個由盛轉衰、積弊叢生,令人無奈又失望的王朝暮景。這相對《康熙王朝》的朝氣蓬勃、積極奮斗的“創業氛圍”;《雍正王朝》的維艱斗爭、負重前行的“改革精神”而言,顯然提不起觀眾的熱情。

該劇的一個最大的亮點就是給和珅“洗白”,但這個人物這其實并沒有為該劇加分。

因為此前王剛在《宰相劉羅鍋》、《鐵齒銅牙紀曉嵐》你塑造的一個帶有喜劇形象的和珅,可謂深入人心。而這兩部劇也是以劉墉、紀曉嵐與和珅唱對臺戲,凸顯出戲劇沖突,而使觀眾對人物形象印象深刻的。

而在《乾隆王朝》里陳銳飾演的和珅的形象過于硬朗和正面,同時也缺乏相應可以演對手戲的角色,這導致整部劇的主要戲份幾乎可以稱為“和珅個人的傳記”,所以網友們戲稱這部劇應該叫《和珅傳》。這里并非陳銳演得不好,相反陳銳的演技可圈可點。但是劇本本身缺乏連貫性和沖突性,這導致了陳銳版的和珅沒有給觀眾留下過于深刻的印象。

人物設置缺乏對立性,劇情缺乏沖突性是《乾隆王朝》的硬傷。

《乾隆王朝》以“王亶望案”、“錢峰連參十大督撫的貪污”、“南巡反清書案(這中間還穿插了一個乾隆桃色故事)”、“十五阿哥永琰遠征緬甸(實際敗了,反而成為了乾隆的“十全武功”)”、“和珅賑災”、“乾隆壽誕”、“嫁十公主”、“乾隆禪讓”、“和珅之死”這些表面輝煌,但實際上全靠和珅貫穿,勉強維持。每個故事獨立性都很強,連貫性都很差。

這就導致了在角色的設置上,和珅一角獨大,而作為《乾隆王朝》主角的乾隆則更多地成為了一個正義和珅的悲劇的“背鍋俠”,而賈一平飾演的嘉慶這個角色被刻意弱化了,他并沒有能夠擔當起如《大明王朝1566》里裕王在劇中起到的正義總后臺的作用,反而只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小配角。

事實上《乾隆王朝》還是值得去思考,盛世之下,乾隆王朝實際上已成為一個空殼,里面早就爛了,而乾隆還枕在自己的功勞簿上,做著美夢。但這個作為娛樂而言,實在太小眾,不符合大眾口味。

文/炒米視角

原創首發,歡迎關注或吐槽

8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1. 太美化和珅了。

  2. 看過,還是覺得不錯的

  3. 《乾隆王朝》也不錯,我已經看過N遍了。

  4. 清朝,一個漢人喪心的朝代。

  5. 確實如樓主分析,其實這部片子還是蠻不錯的,但和珅的戲份太多且沒有相應的對手,幾成獨角。而焦晃老師的乾隆也不是演技不佳,但是戲份安排的似乎和珅是主角而乾隆是配角。其實兩位老師的演技可圈可點,似乎編劇在一些安排上……

  6. 應該叫和珅傳

  7. 王剛把和珅演神了,別的都不如

  8. 陳銳演和珅演的很好,只是觀眾先入為主,以為和珅就是王剛那樣,其實大錯特錯,和珅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