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西影廠為什么現在很少見到作品?

在西安大雁塔北廣場的東邊,有一條路叫西影路。對于今天的年輕人來說,這僅僅只是西影路,然而在老一輩的記憶深處,這里曾是號稱大陸好萊塢的西安電影制片廠所在地,西影路的名稱也因此而來。因一個電影廠的名字命名一條路,不知在全國還有沒有第二條。

新大陸成立后,先后建立了三大電影基地,長春電影制片廠、北京電影制片廠和上海電影制片廠。后來為了發展的需要,先后又在廣州、西安、成都建立了珠江電影制片廠、西安電影制片廠和峨眉山電影制片廠。他們輻射周邊地區,對各個區域內的電影資源進行優化整合。這六家電影制片廠逐漸發展成為了今天的大陸六大電影集團。

上世紀五十年代末,政府在大雁塔以東300余米處的農田荒地中,劃撥一塊土地,作為西影廠的建設,西北第一個電影制片基地在這里拔地而起。

成立之初的西影廠,在沒有任何創作經驗的情況下,走本土文化的路子,先后拍攝了秦腔戲曲片《三點血》和《火焰駒》、《草原風暴》、《碧空銀花》、《天山的紅花》。這些電影內容基本都是反映大西北的風土人情,具有濃厚的西北氣息。

秦腔電影《三滴血》

1963年,西影廠拍攝了根據清代孔尚任的同名傳奇以及現代戲劇家歐陽予倩的同名話劇改編的電影《桃花扇》,依據西影廠當時的力量和條件,拍攝這樣一部思想和藝術水準要求均相當高的歷史題材影片,的確困難重重。但西影下定決心拍好《桃花扇》,以提高西影的聲譽。于是西影集中全廠的人力和物力,在外援的協作下,最終完成了《桃花扇》的拍攝。

西影廠《桃花扇》海報

盡管《桃花扇》的上映過程命運多舛。在那個特殊的年代,甚至因為這部影片,所有的主創都受到了牽連,編劇梅阡首當其沖被點名批判,女主演王丹鳳被關進“牛棚”,而男主演馮喆卻被迫害致死,導演孫敬被逼自殺幸被搶救過來。

西影廠《桃花扇》劇照

即便如此,西影廠拍攝的《桃花扇》也是一部經典之作,是一部可以寫進大陸電影史的作品。

文革結束后,西影廠和其他行業一樣,迎來了蓬勃的發展。此時的西影把故事片定為主要的創作方向,并且成果斐然。其中《生活的顫音》、《第十個彈孔》 、《西安事變》 、《沒有航標的河流》、《默默的小理河》、《人生》、《野山》等7部影片在中外榮獲了各種獎項16次,好評如潮。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是西影廠的高光時期,也是西影廠最輝煌的時期。而這一切離不開一個叫吳天明的人所作的付出和努力。正是在他的帶領下,西影走向了巔峰。

1983年,吳天明被任命為西影廠廠長,這個出生于陜西三原縣的西北漢子,不僅是導演、演員和編劇,還是制片人和藝術指導。多重身份的吳天明作風硬朗,骨子里透著陜西人特有的魄力。上任之后,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他首選把西影廠的中層領導進行大換血。

換血之后的西影煥發了活力,優質的作品層出不窮,吳天明拍攝的電影《老井》不僅獲得第8屆大陸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而且還獲得了第2屆日本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金麒麟大獎;他執導的另一部電影《人生》獲得第8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由張藝謀執導的電影《紅高粱》獲得了第38屆德國西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金熊獎。電影《紅高粱》在國際影壇引起了極大的轟動,這也是大陸電影走向世界的開始。

高產的西影廠還陸續推出了黃建新的《黑炮事件》、陳凱歌的《孩子王》、田壯壯的《盜馬賊》、何平的《東陵大盜》等影片,這些影片為西影廠在大陸外贏得了各種榮譽。

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后期,西影廠不僅把大陸的同行,包括北影、長影、上影甩在身后,更在國際上大放異彩。在國際影壇,西影成了大陸電影的代名詞。

至今大陸影片中,僅有四部獲得過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其中三部出自西影廠;而獲得過法國坎城國際電影節獎項的四部大陸電影中,西影廠貢獻了三部;大陸電影至今獲得過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獎項的影片一共有三部,全部都是出自西影的電影;大陸電影至今獲得過美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的電影一共大概有五部,其中全部都是出自西影導演的電影。

一時間,西影廠紅遍大江南北,只要片頭出現“西安電影制片廠”的招牌,必定是一部大受歡迎的影片。西影廠所散發出的魅力吸引著一批批懷揣夢想的年輕人投懷送抱,而西影廠也繼續輸出著大批的反映深刻人文反思精神的電影精品。

張藝謀和吳天明

作為大陸第四代導演中的頂梁柱,吳天明不忘提攜后人,儲備后續發展的力量。在他的培養和托舉下,第五代導演中的滕文驥、張藝謀、陳凱歌、顧長衛、黃建新、田壯壯、何平等迅速成長起來,成為了西影廠強大的創作團體。

在吳天明離任西影廠廠長后,由他為西影廠培養的后備軍陳凱歌、顧長衛、何平等大陸第五代導演的領軍人物,繼續支撐著西影的發展,先后推出了滕文驥的《黃河謠》、張藝謀的《菊豆》、陳凱歌的《霸王別姬》、何平的《雙旗鎮刀客》等一批優質電影,這些電影先后了榮獲眾多大陸外獎項。

吳天明的離開,西影廠猶如失去了主心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大陸的電影行業出現了重大變革,電影的發行結束了計劃經濟時代的模式,實行市場經濟,電影制片廠自負盈虧。

當民營資本進入電影行業后,各種民營電影公司如雨后春筍,紛紛成立,他們掠城奪地,瓜分著龐大的電影市場。作為曾經壟斷電影市場的國有電影制片廠有點不知所措,落后的管理機制以及冗繁的人員編制等問題,使得這些國營老廠在面對競爭的自由市場中,毫無招架之力,集體遭遇滑鐵盧,西影也不例外。

西影廠的救贖之路是坎坷的,也曾進行過大幅度的改革,但是因改革的方向不對而導致效果不明顯。龐大的債務問題也是西影廠面臨的一大難題。電影市場上,不是每一部電影都是賣座賺錢的,很多電影廠甚至越拍越賠錢,使得債臺高筑。

西影廠也面臨同樣的問題,在最低潮的時候,可以說是很多電影廠都到了拍一部賠一部的地步。最后甚至走上了以地換錢的地步,沒落程度可想而知。

而那些吳天明為西影廠培養的后備導演中的杰出代表們,也紛紛離開了西影廠,開啟了“北漂”生涯。西影內部稍有能力的人,都脫離西影轉行謀生,樹倒猴孫撒。在自由市場的激烈競爭中,西影一敗涂地。這個在國際影壇曾代表大陸電影的制片廠,被徹底拉下了神壇,一地雞毛。

2000年6月,在陜西省政府的主導下,西安電影制片廠聯合上海西域實業有限公司、西安天慧資訊有限責任公司等7家企業組建西影股份有限公司,其中西影廠占股56.09%,絕對控股。

2002年以來西影先后推出了電影《美麗的大腳》、《驚蟄》、《日出日落》、《情癲大圣》、《愛亦無聲》、《雪花那個飄》、《女檢察官》、《阿妹的諾言》、《老港正傳》等多部影片。其中《美麗的大腳》獲得了金雞獎7項提名4項大獎。

2003年2月,西影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北京華誼兄弟太合影視投資有限公司、西安明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成立西影華誼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

成立的新公司先后投拍了《天地英雄》、《我的1919》、《卡拉是條狗》、《行動電話》、《可可西里》、《天下無賊》、《功夫》等電影。其中《天地英雄》倍受各界關注,成為2004年廣電總局唯一推薦參加奧斯卡外語片評選的影片。2006年以后,這家新公司再沒有新的作品問世。

2003年11月,存在了44年的西安電影制片廠被西部電影集團所取代。除了沒獲過奧斯卡外,幾乎囊括過這個星球上大部分有名的電影獎的西影廠徹底進入歷史。2009年05月08日經國家廣電總局和陜西省委省政府批準,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西部電影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西影廠雖然完成了從工廠制到公司化的改制,并且進行了多元化的布局,設立西部電影頻道、與高校合作創辦影視傳媒學院、設立電視劇制作中心、音像出版、電影院線,甚至出巨資建立影視城等。然而卻早已掉隊,錯失良機。今天的大陸,已經成為世界第一的電影大國。面對大陸電影繁榮期的到來,西影是否能借助時代的變革而順勢崛起,仍然是一個大問題。

今天,生活在西安這座城市的許多人已經忘了西安還有個西部電影集團。而大多數年輕人或許根本不知道西安還是個可以出產電影的地方。真心希望西影不要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而是再次崛起,走向世界!

9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1. 你沒有提到大話西游

  2. 90年代初期,西影廠后邊的秦王宮是西影廠投資建設的嗎?現在還在嗎?

  3. 國際大獎大陸沒觀眾。

  4. 西影?榮氏?世紀金花?

  5. 西安,陜西丟掉3多少名牌產品,為什么,現在有什么

  6. 一直在吃老本

  7. 改成餐館了?

  8. 大話西游 好像也是西影廠出的

  9. 西影以前拍攝了不少優秀電影 現在少了 還是受到電視劇的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