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疫情沒發生以前,這些行業都是半死不活的,早有危機感, 大家心里不想承認而已。總認為今年生意差點無所謂,來年生意會好起來的想法,心里還是用老的思維去看待新的問題,二三十年在心里已養成了一種習慣。現在把行業危機感推到covid19疫情身上,這種想法是不對的,有了covid19疫情的發生,只能說明加快或提前了這些行業的歇業。話又說回來,全世界發生covid19疫情,各國很多工廠,無法正常運轉,也拯救了我們很多企業,特別是出口企業。
說實話,我在2015年就開始分析會有這種結果出現。我們要靜下心去分析一下當前各種行業為什么會變成有危機邊緣。這與我們亂開發/擴大/收購行業/垮行業經營范圍,爭盈利,一哄而上有直接關系。
第一,40年的改革開放,大陸各種行業都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到2011(10前)年左右,各種行業已發展有30年,也經過了供不應求的三十年。各種行業可以說已發展到峰值,瓶頸。加上社會上各種需求也逐漸出現飽和,人們的日常需求購買力開始逐步下降。
第二,由于各企業都想擴大自己的經營范圍,想掌握市場銷售的主動權,無形產生了企業合并和跨行業經營逐步增加,導致競爭上升,利潤下降。商業圈越來越亂,把市場擾亂得無法正常發展,到這時還沒有一個企業想收手,縮小經營范圍,都在你看我,我看你。
第三,改革開放40年,國家的發展重點也是圍繞城市建設,現在城市發展已形成了規模,各方面的建設者在這5至6年中陸陸續續離開本城市,到需要開發的城市或鄉鎮去謀生,有些也回到農村周邊地區創業,這樣在城市流動人口相對減少。城市購買力也相對下降。繁華地方也開始出現供過于求商品過剩堆積的局面。
第四,16至17年經濟開始轉型,現在3到4年過渡期或磨合期己到。人們購買的意識相對提高。網上購物沖擊實體店等。
建議大家不能按傳統思路思考現在企業的發展,想法和方法要轉變。著手抓質量抓服務,企業做精做強,才能適應現代發展。這才是企業當今要考慮的首要問題。
現在企業出現這種現狀,想繼續發展下去,要企業自身找責任,不要把氣撒在社會上,去怪社會,害自己,最終找不岀自己的行業為什么會歇業。這幾年多數行業資產縮水是正常的……。
個人見解,如果分析不對,請見諒,謝謝!
現在社會的人敏感了,在舊社會(指不知什么時代)那個時候,有瘟疫,霍亂,不是也害了人,而且一樣挺過來,加上以前醫療有限,現在醫療水平對這可防可控可治,放大了摘得人心惶惶,影響社會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