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樣板戲在當年到底有多火,現在還有人記得樣板戲嗎?

“樣板戲”全稱革命樣板戲。“樣板”及“樣板戲”的叫法最早見于1965年3月16日的《解放日報》和1966年10月24日的《人民日報》。1966年底,報刊上又出現了“革命樣板戲的稱呼”。

代表作品有京劇《沙家浜》,《紅燈記》《智取威虎山》《杜鵑山》和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白毛女》等十七部作品。

樣板戲當年有多火呢?

完全可以用“家喻戶曉”來形容,經典唱段至今百聽不厭。如果今天你到公園里走一走,仍然可以聽到一些中老年人詠唱那些蕩氣回腸的唱段。樣板戲傳唱了五十多年,仍然有那么多人喜歡唱,喜歡聽,你可以想像當年應該有多火。

樣板戲為什么那么火,因為她是大陸戲劇的經典。

樣板戲為什么被稱為經典呢?

其一:它是五四文化的延續。五四運動前帝王將相,才子佳人充斥舞臺,為當時文化主流,人民大眾迫切需要民主、自由和話語權。

其二:用毛主席的話來表述:“我們的文學藝術都是為人民大眾的,首先是為工農兵的,為工農兵而創作,為工農兵所利用的。”工農兵登上舞臺,人民大眾當然歡迎了。人民有了當家做主的自豪感。

其三:樣板戲只所以稱其為經典,從劇本、演員和道具都是經歷嚴格篩選,提煉和精心安排的。老一輩藝術家嘔心瀝血,心懷赤子之心全身心投入的結果。

樣板戲是無法復制的,它不但是需要藝術的高境界,還需要精神的高境界。它將是大陸藝術的一個豐碑。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