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相聲名家都有誰?

開創人——馮昆治

馮昆治是第三代相聲藝人,但他的師承一直有爭議。馬三立先生所列的《京津相聲師承總表》中,馮昆治歸入了朱紹文門下。但王決先生在《大陸相聲史》一書中列出《相聲師承關系表》中,馮昆治又被列入了沈春和門下。

因為年代久遠而且相聲界師承關系本來就一團亂麻,過去如此現在也如此,馮昆治可以確定的只能是第三代相聲藝人,而且是東北相聲的開山鼻祖。

馮昆治生于北京,1921年舉家簽往東北,當時許多相聲名家都在東北吃癟,萬人迷李德钖,侯寶林大師,就連馬三立先生也在東北被人扣住半年多,免費給茶館打工,可見這里并不是一個對藝人友善的土地。

馮昆治一家為了立足東北,開啟了家族相聲模式,馮昆治三個兒子馮振聲、馮少奎和馮文秀,馮振聲之子馮大荃,就連女眷德佩珍(馮振聲兒媳)、德淑珍(最年輕德字輩)都上陣說相聲,在天津常氏家族興起之前,馮家可謂是第一代家族相聲大戶。

現如今馮家門已經沒落,只有一個馮昆治曾孫馮幼封還在說相聲,但因為沒有名氣,而且不怎么跟同行來往,所以人微言輕。但如果從馮昆治那里捋,馮幼封就是鐵板釘釘的寶字輩藝人,1972年生人的他,是多少相聲藝人的師爺輩,細思極恐。

八十年代商演第一人——楊振華

楊振華是寶字輩藝人,師承東北四大荃之一的楊海荃,往上捋也是馮昆治這一支的門人。

楊振華先生在八十年代率先提出了“砸爛鐵飯碗,文藝工作者自食其力”的口號,主動跳出曲藝團,成立了自己的相聲演出隊,一年下來全國各地巡演,上到萬人體育館,下到基層慰問,全年無休演出三百多場,不但沒要國家一分錢補助,還上交了幾萬元分成。現在聽起來幾萬元很寒磣,但那是八十年代,萬元戶都是頂級富豪了,那時候的幾萬元,比現在幾百萬上千萬都經花,楊振華先生等于給國家上交了好幾個小目標。

雖然楊振華先生各種圍追堵截,創業以失敗告終,但他對市場的探索,給后來的相聲商演提供了寶貴的經驗,而他也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代商演頂流。

金馬影帝——范偉

范偉老師憑著《不成問題的問題》得到金馬獎影帝,這不光是大陸影視界的榮譽,也是大陸相聲界的榮譽,因為范偉老師再一次向所有人證明,相聲演員不是只會拍爛片。

雖然于謙老師也得了一個澳門影帝,但澳門電影節跟金馬電影獎比起來,就是三線小城市跟北上廣的差距,所以范偉老師給相聲演員露的臉,比于老師大得多。

別看范偉老師成名于小品舞臺,在影視劇領域達到巔峰,他當年可是正兒八經的門里人,師承東北相聲名家于連仲先生,他憑著出色的天賦,創作并表演了《無事生非》、《自食其果》、《“英雄”的啟示》、《五幾年》等優秀相聲,得到遼寧相聲比賽獎等獎項,并且成為沈陽曲藝團的臺柱子。

可惜范偉老師趕上了相聲低谷,而他雖然有能力有才華,但并不是那種能夠力挽狂瀾的大才,所以范偉老師果斷轉入小品舞臺,跟趙本山高秀敏成為鐵三角,一舉制霸春晚舞臺。然后轉戰影視領域,十年磨一劍勇奪金馬影帝。

相聲雖然在范偉老師一生中不是最重要的,但卻是無可取代的起點,沒有相聲演員范偉,也就沒有小品鐵三角范偉,也沒有影帝范偉。

謹遵師命終老東北——師勝杰

師勝杰先生是地道天津人,出身曲藝世界,父親師世元,師承相聲大師張壽臣,母親高秀琴也是相聲藝人,其兄弟姐妹也都是曲藝從業人員。

師勝杰先生從小對相聲有極高的悟性,他第一次登臺就是跟父親合作《捉放曹》這塊腿子活也為將來師先生的舞臺風格打下了烙印。師先生臺風瀟灑靈動,嗓子清脆嘹亮,柳活是一絕,1984年被侯寶林大師看過表演后,成為侯大師的關門弟子。

師先生跟侯大師雖然只是拜門關系,但兩人有非常深厚的情誼,后來師先生有機會調回北京曲藝團,但因為侯大師一句話“我就希望將來我到東北,那里能有我的一個學生”,于是師先生放棄了回到北京,把余生都奉獻給了東北,到最后師勝杰先生癌癥去世,他也把骨灰帶回了東北,踐行了自己跟恩師的承諾。

8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1. 楊振華了不起

  2. 現在還提什么門戶師承!過去沒這個不能活!跑碼頭就憑著有師承才被人承認才有你飯吃!現在新社會了!馬季沒擺枝是不是大師?姜昆馮鞏都叫馬季老師不叫師父!!

  3. 楊振華的相聲就是近些年最優秀的,侯寶林馬季姜昆都比楊振華差了一個檔次。

  4. 侯大師自私啊,怕師回北京搶他兒子飯碗[捂臉][捂臉][捂臉][捂臉][捂臉]

  5. 大略看一下,有兩位師承有誤,1、師世元拜師熙醒生,而非張壽臣;2、范偉拜師陳連仲,而非于連仲……

  6. 當年楊振華和金炳昶很牛的,可惜生不逢時,遭人打壓,否則相聲也不一定就低谷了。

  7. 為什么不提馬敬伯,那也是馬派傳人中的佼佼者,劉威的師父。

  8. 駱采舞是駱玉笙的父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