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團長我的團》有多少人覺得很贊?

2008年,45歲的崔永元離開了央視的新聞崗位。走之前,他給要好的同事柴靜打了一個電話,說:

“這時代太二,我不跟了。”

這話頗有點憤世嫉俗的味道,但從某個角度上來說,它很精準。崔永元想去做的,是抗戰老兵的口述歷史。這事兒他之前就有做,而現在,他想專門去做。

接下來的兩年時間里,他和團隊花掉了“厚著臉皮”籌來的1.2個億,最窮的時候差點要把車賣掉,同時跑遍了全國各地,采訪了3500個人,收集了超過200萬分鐘的記錄影像、300萬張老照片。

最后,他做成了一部叫做《我的抗戰》的32集紀錄片。

在看片會上,崔永元對這部片子的形容是“搶救性的”:

2006年采訪滇緬抗戰老兵,2007年回訪就有一半不在了;

800壯士,實際是400人,采訪到了三人,播出時只剩一人健在。

那段歷史正在流失,被加速遺忘。

現場有不少人對此感慨頗深,其中有一位名叫康洪雷的導演。

他在2007年,曾與搭檔蘭曉龍開著車,沿著昆明一路走,崔永元做的事情,他們也在做。他們一點一點了解到那些早已被人遺忘、陌生而又壯麗的往事,而因為某些原因,這些事情連抗戰老兵們自己都不愿提起。

在一次采訪結束后,情緒積累到臨界點的兩人回到酒店,相對嚎啕。后來,他們就做了《我的團長我的團》。

康洪雷形容,這是一部“在快50歲的時候,做了之后,讓我覺得心安”的片子。

也是一部命途多舛、歷經十年風雨依然可以稱為神作的片子。

1

2006年,隨著《士兵突擊》火遍全國,成為當年的現象級電視劇,導演康洪雷、編劇蘭曉龍,以及段奕宏、張譯、張國強、李晨等一眾演員的名氣都達到了巔峰。幸福來得突然,讓所有人都猝不及防。

張譯后來在書里這樣寫道:

這部戲改寫了我的一生,有陌生人開始認出我,生活壓力變小了,精神壓力變大了。觀眾把我當成史今,但我知道,我不是史今,我不可能擁有他的那些品質。

段奕宏則始終心有遺憾,他那時兩次拒絕出演袁朗,一門心思想演的,正是史班代這個角色。

這些小思緒,對于康洪雷和蘭曉龍來說都不是事兒,讓他們撓頭的,是紅了之后,下一步戲要拍點啥?

雖然題材還沒確定,但已經確定的是還用《士兵突擊》原班人馬,之前大家在云南苦哈哈拍戲的那幾個月,已經磨練出了感情。

到了2007年2月,蘭曉龍給了康洪雷一個劇本,兩人碰面聊了20分鐘,當即決定:

放棄原定的隋唐演義計劃,改做遠征軍題材。

接下來,蘭曉龍開始趕劇本。

趕的間隙,有一天他找段奕宏出來吃燒烤。兩瓶啤酒下肚,小編問老段:我劇本里有兩個角色,一個是男一號,另一個是37種性格雜糅在一起的“妖孽”,你想演誰?

段奕宏毫不猶豫:我選第二個!

然后他就成了《我的團長我的團》里第一個定下來的演員。他出演的角色叫龍文章,外號死啦死啦,是炮灰團的團長。

很多人看了《團長》之后說,這是一個非段奕宏不可的角色,也是他后來再也沒能超越的角色。

與之相比,收到男一號角色的張譯就沒那么開心。

他對孟煩了這個嘴損招人煩的小太爺形象并不來電,雖然早早就拿到了大綱,但直拖到最后才把劇本看完。

看完之后就“真香”了:整個劇本里,他最喜歡的就是孟煩了,越看到后面,越喜歡!

有同樣想法的,還有扮演“克虜伯”的劉天佐,他也覺得自己的角色,到了劇的后半部分,才變得更加豐滿。

當時沒有人知道,由于各種原因,《團長》只拍到樹堡堅守的38天,后面的部分已成絕唱,無緣屏幕。

2

經過緊張的前期準備,2008年2月,《我的團長我的團》在云南騰沖正式開機了。

2008年,大陸人注定記憶深刻的一年。這一年發生了幾件大事:北京奧運會、神七飛天、汶川地震、金融危機……

而開拍沒多久的《團長》劇組,也發生了兩件震動圈里圈外的大事。

4月8日,按照計劃,要拍攝龍文章帶頭追殲怒江邊日軍斥侯的劇情。煙火師正給康洪雷演示改裝后的煙餅,這時爆炸突然發生了。

康洪雷離煙火師不足3米,幾乎是親眼看著彈片穿進了戰友的胸膛。

這次事故導致1人去世,2人受傷,距離逝者最近的康洪雷看似毫發無損,卻在瞬間承受了巨大的壓力。

戲還在拍著,但氣氛已經變得沉重起來。

讓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12天后,又一次事故發生了,用木頭搭成的橫梁布景突然倒塌,瓦片落下來砸到了經過的群眾演員,48人因此受傷住院,縣醫院一時人滿為患。

聽聞又出事了,劇組所有的演職人員都放下了手頭的工作,凌晨一點多,走路到醫院去獻血。

走在路上,每個人都不說話,接下來的幾天,空氣也都是凝固的。

劇組已經進入了完全停機狀態。

這時候,《團長》只拍了不到1/3,一連串的事故意味著著巨額的賠償、惶惑不安和流言四起。按照常理,劇組也該準備解散了。

△ 開拍不久,主創們在迷龍家院子的合影

身為導演的康洪雷發現自己再也睡不著了。連著8天,他完全無法合眼,一閉上眼睛,眼前就出現一根鋼絲,走到頭就會掉下去。

那時候他還不知道這是重度抑郁的表現,只是把自己關在房間里,大家也都很識趣地不去打擾他。

可是,總得做點什么吧。

于是,王大治和張國強開車去了很遠的山上,通過寫紙條的方式給大家祈福;

段奕宏對騰沖很熟,他找了當地一個古老寺廟的主持,請了十幾本《金剛經》,回來后,愛好佛學的邢佳棟就帶著大家念,祈求劇組能夠平平安安;

李晨和劉天佐去了國殤陵園,拿了很多白酒祭奠。

畢竟是在《士兵突擊》同甘共苦過的兄弟,那時候,大概每個人都在心頭默念過“不拋棄、不放棄”的六字真言吧。

到了第8天上,張國強去敲開了康洪雷的房門:“康導,咱還拍嗎?”

康洪雷打開了房門:“拍!憑什么不拍?必須要拍!”

后來在安全故事分析大會上,每個人都暢所欲言,最后大家對康導說:“我們是你帶出來的兵,要跟你一起把這場仗打完。”

康洪雷站了起來,對著在場所有人,深深鞠躬。

《我的團長我的團》播出后,每集片頭都會出現一張壓著一束白花的信紙,上面寫著:

我們永遠懷念為本劇獻出生命和鮮血的戰友們

3

在一次訪談里,蘭曉龍談到康洪雷時說道:

老康還年輕,是個四十多的小屁孩兒,說他執著太客氣了,他是驢心驢肺,死犟性。

對此,與康洪雷朝夕相處的演職員們更加深有感觸。

比如服裝組就是經常被康導逼瘋的一群:“我們跟姜文拍《鬼子來了》時都沒像你這么要求的!你這哪兒是電視劇,就是電影嘛!”

按照劇情,《我的團長我的團》里的主角們是一群來自五湖四海的潰兵,被日本追著打了大半個大陸,所以每個人身上的服裝鞋帽都多少“有傷風化”。對此,康洪雷提出具體的要求是:

我要一年不洗澡,汗上加汗,又臟又頹的效果。

那么,嶄新的衣服、鞋子、頭盔,如何才能做出這樣逼真的“舊”呢?

首先要在滾砂機里面滾,再拿著細砂紙一點點打磨,中間鹽、堿、痱子粉、寶寶油、顏料、藥水齊齊上陣。

其中寶寶油用來做油膩臟污的效果,并不是想在哪里涂就在哪里涂,膝蓋、胳膊肘等部位是重點,為了讓演員們穿著這樣的衣服不過敏,內里還必須是潔凈的。

到《團長》完成時,光是打磨機就報廢了6臺,全是做舊時用壞的。

道具也不遑多讓,拍攝時近景用的槍都是抗日戰爭結束后散落在各大電影廠的槍支,這些槍的年齡都是阿公輩往上的。

有時候某種槍支實在找不到,就去找來圖紙,一比一定制,總之要求就倆字:真實。

演員就更不用說了,是康洪雷重點“折磨”的對象。

在團長里扮演 “蛇屁股”的范雷有一口潔白的烤瓷牙,康洪雷見了后,說“60年前誰刷牙啊”,一聲令下,要求把范雷的牙整到最臟。然后化妝師就給他用牙蠟做牙垢,貨真價實地化妝到牙齒。

那么,吃飯時脫落了怎么辦?答案是修妝,把吃掉的再給補上。戲拍了5個月,范雷就吃了5個月的牙蠟。

還有曬黑,每個人都要曬。好在地處云貴高原,紫外線強烈,任務順利完成。后期幾乎每個人都曬到黝黑锃亮,扮演豆餅的謝孟偉拍完劇后回校,同學都以為他挖煤去了。

以上只是熱身,拍戲的時候要求更嚴格。

《團長》里有一場虞嘯卿審問龍文章的重頭戲,大段的臺詞對白,不僅考驗段奕宏、邢佳棟的演技,也同樣考驗陪著站在一邊、一句臺詞都沒有的炮灰們的演技。

康洪雷又一次下令:這個鏡頭給你們,你們要給我做出表情來,不一樣的表情。

這個鏡頭拍了七八次,每次都要做出不同的表情,后來王大治說:我們這一堆人是專門演反應的,以后就喊我們“反應堆”好了。

這場戲拍了兩天,把炮灰們一輩子的反應全都演完了。

與之相比,扮演阿譯長官的王往要幸福得多,他與角色氣質相契,演技也扎實,基本上他的戲都是一條過,以致于獲得了綽號:王一條。

4

主創們對《團長》全情投入,到了拍戲后期,每個人都有點瘋魔了,尤以張譯為甚。

按照劇情設定,孟煩了一出場時腿就是瘸的,張譯想盡辦法,終于在不靠道具輔助的情況下,成功地“瘸”了。

隨著劇情的深入,他已經達到了收放自如的狀態:

只要一進片場就變成了瘸子,導演一喊“停”,就又恢復了正常人。

后來《團長》拍完之后,到了別的劇組,張譯仍然無法改變這個習慣。只要導演一喊“開始”,張譯就下意識進入瘸的狀態,以至于新片導演疑惑地問:張譯,你怎么瘸了?

扮演師座虞嘯卿的邢佳棟則是另外一種瘋。

有一次劇組收工,剛從外面進樓,就看到邢佳棟左手拿著佛珠,四平八穩地朝眾人走來,走到離最近的劉天佐還有5厘米的地方站住了:“我也愛你們!”

然后又迤迤然回了房間,只留下還沒卸妝臉上全是黑灰的一群人面面相覷。

扮演郝獸醫的老爺子羅京民倒還好,他只是愛喝個酒,喝起來誰都勸不住那種。

拍《團長》的時候,他跟在《士兵》里演成才爹的趙志君一起住。每天拍完戲,羅老爺子就拉上趙老爺子,兩個人喝喝酒、聊哈拉,羅老爺子覺得這樣的生活挺美。

三個月之后,趙老爺子終于受不鳥了,堅決要求換房間,羅老爺子一臉委屈:“其實喝酒是養一養啊,喝完很快就能睡著了,要不然一天拍下來,體力腦力都跟不上了。”

2008年8月3日,《團長》殺青了。當康洪雷宣布“我們《我的團長我的團》拍攝正式封鏡”時,每個人心里都是一松。熬了172天,苦日子終于到頭了。

那天大家都喝了很多酒,康洪雷握著羅京民的手說:“老爺子,這個戲不錯,完了咱們下部再合作。”

羅老爺子干脆利落地拒絕了:“雷子,三年之內你的戲我不拍了,太累了,累死我了。”

離別在即,更多的人感受到的是難受和失落。

李晨沒跟任何人道別就離開了,他擔心分別的時候自己會控制不住情緒;

康丫的扮演者高峰給劇組的每個人都發了一條資訊,張國強回復“沒事別發這種資訊,我心情剛好一點,你又來招我”;

王大治則鼓起勇氣,敲開了康洪雷的門:

“康導,謝謝。”

“謝什么呢?”

“我沒給你丟人吧?”

“沒丟人!”

“行,那我走了啊。”

一切暫告一段落,結束總是這樣簡單,甚至有點倉促。

5

由于《士兵突擊》的連鎖作用,《我的團長我的團》還沒開拍就備受矚目,加上拍攝時的命途多舛、還有對于盈利的預期,很多電視臺都希望可以獨家首播這部劇。

經過角逐,最后江蘇、云南、東方、北京四家衛視,以每集100萬的代價,獲得了首輪播放權。

然而,等到2009年3月5日開播時,所有人都傻眼了:

這是怎樣的一場混戰!

打響第一槍的是江蘇衛視。為了甩開同行,它將本該在晚間黃金檔播出的劇,提前到了5日零點播放,創造了電視劇“零點首播”的新歷史;

東方衛視緊隨其后,將原本三集的內容,剪成了兩集播放,實現了進度的反超;

云南衛視不甘示弱,一邊仿效同行進行“零點首播”,一邊每天24小時滾動播放《團長》已播出的部分,一天播出的集數高達16集;

而原定于3月9日播放的北京衛視,播放進度自此被三家同行遠遠甩開, “用首輪的錢,買了二輪的權”。

收視大混戰的同時,伴隨的是觀眾的失望和不滿。

大家原本希望看到的,是另一個“許三多”式的勵志故事,可是,《團長》里面是什么亂七八糟的東西啊?!

灰撲撲的畫面,一群為了活下來不擇手段的潰兵,大段大段像舞臺劇一樣、讓人聽得云里霧里的臺詞……加上電視臺為了收視率的混亂剪輯,一時間,對于《團長》,惡評如潮,很多專家紛紛向《團長》開炮,說它“畫面陰暗,精神沉悶,節奏緩慢,細節失真,有悖歷史 ”。

就像炮灰團里的主角們一樣,《我的團長我的團》經過首播大戰的蹂躪,又因生不逢時的主題,在熱度躥升至頂點后,迅速跌落,后來再也沒有在主流電視臺重播過。

6

幸運的是,《團長》并沒有因此被遺忘。

雖然由于各種原因不再重播,但B站上有數十萬人都在看它,很多彈幕都說“即使看了五六遍,依然隔一段時間就想再刷一遍”,“看完團長之后,再也看不上別的戰爭戲了”。即便經歷了十年風雨,它依然是戰爭劇里無可超越的一座高峰。

△ 上為豆瓣數據,下為b站數據

在軍事迷眼里,它是最真實的抗戰片。劇里的戰爭場面和服裝槍械足以當得起考究二字,借用一句軍迷的話說“看了這么多抗日的片子,《團長》是唯一一個打捷克式知道換槍管子、配副射手的”;

在歷史迷眼里,它有著無可辯駁的歷史價值。整個故事線與松山戰役高度吻合,從倉促進軍到一觸即潰、撤退、炸橋、對峙、反攻,讓很多人第一次了解到,很多年前,大陸軍人打過這樣壯烈的戰,無分黨派,不分軍種。國殤陵園里的軍魂,不應該被遺忘;

在注重劇情和演技的人眼里,它是一個近乎奇跡的存在。它拋開了那些常見的戲劇套路,而用“情緒”來貫穿全劇。看《團長》的時候,你永遠猜不到主角們接下來要做什么,但看過之后,又會覺得“原來如此,只能如此”。

至于里面每個演員的演技,依舊借用一句話吧:只要臺詞超過十句的演員,都配得上“影帝”這個稱號。

在更多的人眼里,《團長》是一部“把魂兒都叫醒了”的好劇,它真實到讓人絕望,但又充滿希望。看劇時,你會時不時笑出聲來,但更多時候,眼淚會潸然而下。

它的表象是一場戰爭,實際上內核已經深刻到了晦澀的地步,孟煩了的人生困境,也一樣會困住我們;虞嘯卿的理想與現實,一樣會讓我們感到為難。

而死啦死啦呢,他想讓“事情是它該有的那個樣子”,什么才該是事情的本原?

草是綠的,水是清的,做兒女的要盡個孝道。你想娶回家過日子的女人不該是個土娼,為國戰死的人要放在祠堂里被人敬仰,我這做長官的跟你說正經話時也不該這么理不直氣不壯。人都像人,你這樣的讀書人能把讀的書派上用場,不是在這里狠巴巴地學作一個兵痞。我效忠的總是給我一個想頭。人都很善,有力量的人被弱小的人改變,不是被比他更有力量還欺凌弱小的人改變。

做到這些很簡單,做到這些又很難。

不止是在六十年前,在當下,依然如此。

余 聲

很多人形容,看完《團長》,就像被勾走了魂魄,從此心里有了心結。對于這部劇的主創們來說,亦是如此。

到了每年開播的紀念日,演員們總會發一條微博,一年又一年,已經成了一種儀式。

2019年3月6日,《團長》開播十周年整。照例是滿滿的祝福,滿滿的感慨:

這是用行動實踐“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的炮灰團團長龍文章:

這是會唱東北二人轉、永遠生氣勃勃的大哥迷龍:

這是迷龍的副射手、憨厚的豆餅:

這是菜刀不離身,做得一手好菜的廣東兵蛇屁股:

這是愛跟人要東西,赴緬甸作戰卻再也沒能回到東岸的康丫:

這是看似呆滯、實則重情重義的炮手、“五花肉”克虜伯:

這是想做岳飛,最終卻成了唐基的師座虞嘯卿:

這是劇中2位女主之一、有著強大內心的上官戒慈:

這是制片人吳毅,當年事故時,幸有他在后方奔走與籌謀,《團長》才能繼續拍攝:

還有要麻、泥蛋、滿漢、董刀、何書光、余治、世航大師、小書蟲……這個長長的名單里沒有張譯,但有人發現,張譯的知乎說明里,居住地寫著“禪達”,那是《團長》故事開始的地方。

這些年,很多主創都回過騰沖,去祭掃國殤陵園。就在今年5月,張國強帶了48瓶酒,去祭拜當年的遠征軍英靈:

何書光的扮演者王大奇是在端午節當天去祭拜的:

《團長》沒有拍攝的部分,始終是很多人心里的遺憾。

去年8月,在一場朗讀會上,張國強現場為大家朗讀了一段“迷龍之死”。

朗讀之前,張國強坦言,這部沒能拍完的戲,是他的一個心結,平時不敢輕易觸碰。之所以要讀這一段,是想對自己有個交代。

讀完之后,張國強說:“迷龍終于回家了,但愿他的家還在。”

接著他補充了一句:“我相信,他的家一定在。”

說完,他重重地點了點頭——

謝謝你,帶迷龍回家。

經典臺詞

1、走啊,我帶你們回家。

2、你有逆流而上的勇氣,也有漏船載酒的運氣。做人做到如此晦氣。何不賺個爽快?

3、我姓虞!名嘯卿!我的上峰告訴我,如果去緬甸打仗,給我一個裝備齊全的加強團!我說心領啦——為什么?因為我要的是我的團!我的袍澤弟兄們!我要你們提到虞嘯卿三個字,心里想到的是我的團長!我提到我的袍澤弟兄們,心里想的是我的團!

3、英國鬼說他們死于狹隘和傲慢,大陸鬼說他們死于聽天由命和漫不經心。所有的鬼都說他們是笨死的。決定結局的不是勇氣和邏輯,而是怯懦、茫然和猶豫不決。

4、他跪了很久,奇跡般地沒被打中,也許是久到讓日軍也想了起來——他們似乎也是尊重死者的,久到讓我們也呆呆仰望著南天門。

5、不用死一百,只要死了你!你騙得那幫傻子有了奢望,明知不該有還天天去想!他們現在想勝仗,明知會輸,明知會死,還想勝仗!我頭一眼就看出你來了,心比天高命比紙薄!你妄想,拖得我們也玩完!我管你想什么呢,可你拿我們當劈柴燒!你看我們長得像劈柴嗎?我們都跟你一樣兩只眼睛一張嘴巴!

6、“我去過那些地方,我們沒了的地方。北平的爆肚涮肉皇城根,南京的千絲燒麥,還有銷金的秦淮風月,上海看得我直瞪眼的花花世界,天津麻花狗不理,廣州艇仔粥和腸粉,旅順口的咸魚餅子和炮臺,東北地三鮮、狗肉湯、酸菜白肉燉粉條,苦哈哈找活路的老林子,火宮殿的鴨血湯,還有臭豆腐和已經打成粉的長沙城。

都沒了。我沒有涵養,沒涵養,不用親眼看見半個大陸都沒了才開始發急和心痛,不用等到大陸人死光了才開始心痛和發急。好大的河山,好些地方我也沒去過,鐵驪、扶余、呼倫池、海拉爾河、貝爾池,長白山、大興安、小興安、營口、安東、老哈河、承德、郭家屯、萬全、灤河、白河、桑乾河、北平、天津、濟苑、綏歸、歷城、道口、開封、陽曲、開封、郾城……

我是個瞎著急的人,我瞎著急。仨倆字就是一方水土一方人、一場大敗和天文數字的人命,南陽、襄陽、賒旗店、長臺關、正陽關、潁水、汝水、巢湖、洪澤湖、鎮江、南京、懷寧……”

他說得很紛亂,就像他走過的路一樣紛亂。

這些丟失了和慘敗過的地方,仨倆字一個的地名,他數了足足三十分鐘。

虞嘯卿說得對,現時大陸的軍人大概都應該去死。我們沒死,只因為上下一心地失憶和遺忘。而且我們確信數落這些的人已經瘋了,沒人能記下來這些慘痛還保持正常。

7、不拉屎會憋死我們,不吃飯活七八天,不喝水活五六天,不睡覺活四五天,瑣事養我們也要我們的命。家國淪喪,我們倒已經活了六七年,不懂——我想讓事情是它本來該有的那個樣子。

8、“本來該有的樣子?你覺得本來該有的是什么樣子?”

“草是綠的,水是清的,做兒女的要盡個孝道,你想娶回家過日子的女人不該是個土娼,為國戰死的人要放在祠堂里被人敬仰,我這做長官的跟你說正經話時也不該這么理不直氣不壯,人都像人,你這樣的讀書人能把讀的書派上用場,不是在這里狠巴巴地學做一個兵痞。我效忠的總是給我一個想頭。人都很善,有力量的人被弱小的人改變,不是被比他更有力量還欺凌弱小的人改變。”

9、如果我三生有幸,也能夠犯下他所犯的那些罪行,吾也寧死啊。

10、死都不怕,就怕不安逸,命都不要,就要安逸。多少年來這是個被人釘死了的死穴,一打一個準兒。

11、沒人想做別人的籌碼,可總得有人犧牲。說我們是軍人也是謬贊,不過是我們想掙扎出個人型。一塵不染的事情是沒有的,我們都在吸進灰塵,可不妨礙我們做好一點兒。

12、我看著你們,我什么也做不了。什么也做不了,只好看著你們。我是傷心死的,看著你們傷心死的。我們不僅失去了一只在死時可以握的手,還喪失了我們中間唯一的老人。我們只剩下二三十歲人的沖動和瘋狂,因為我們喪失了一個五十七歲老人的沉穩和經驗。我們失去了軟弱,可并沒變得堅強,我們發瘋似地想念獸醫式的軟弱。

13、我看見了天下第一的戲子。他聲稱如果太較真,他在背井離鄉的第一天就會死去。可他天下第一,他用百劫不死、百毒不侵的一條爛命在唱他的大戲。他同時號著二人轉、梆子、京劇、川劇、黃梅戲、花鼓戲和廣東戲,因為在被迫的有難同當中,我們混淆不請的不光是口音和小曲,還有我們的靈魂。

14、孟煩了,你也是個妖孽,懷疑的妖孽,又是希望的妖孽。你不報,因為你總記得希望。煩啦,別老煩,試試看,能不能讓死了的人活在你的身上。

我看著清晨,我想著迷龍、獸醫、豆餅、所有的死人和我將死的團長。我想,他們留給我的希望、活力、善良、幽默、純良、寬容,有沒有可能一起活在我的身上。

15、我們都有了各自要回的家,現在我要回家做飯。我與那輛車漸行漸遠,我回家做飯。

參考資料:1、我的團長我的團大揭秘,吳毅著

2、那些年,給我們的感動和震撼,我的團長我的團吧

3、我的團長我的團貼吧十周年大事記,我的團長我的團吧

4、【團聚十周年】主創微博紀念,我的團長我的團吧

5、《鳳凰網·非常道》專訪《我的團長我的團》

6、當年被專家痛批,如今豆瓣9.3:一部被電視臺遺忘的神劇,叉燒往事

7、衛視緣何為“團長”狂 收視率萬惡之源?,王倩

8、《我的團長我的團》十年:最后,我回家做飯,孔鯉

9、看見,柴靜


1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1. 團長甩亮劍八條街!最值得細品的戰爭片!期待續集!

  2. 首播時非常專注的追看了一遍,看哭好幾次,劇情刻在腦子里了。現在最懷念的是阿譯副團長,“他有罪,如果三生有幸我也成為他那樣的人,毋寧死乎”。這才是千萬普通人的心聲。

  3. 內地最好的抗戰片,沒有之一。支持的頂!

  4. 這是我有生以來,感覺大陸最好的一部抗戰電視劇。沒有之一。[摳鼻][摳鼻][摳鼻]

  5. 我一個不懂軍事的中年婦女看了三遍!震撼那種說不出的震撼!真的是被勾走了魂魄從此有了心結

  6. 起初,最看不起阿譯,后來發現,自己其實就是阿譯

  7. 團長絕對是經典中的經典,[贊][贊]

  8. 覺得是大陸最好看的抗戰片。

  9. 這個劇真的很好!不知道為什么當初首映的時候風評那么差!真的很經典不可超越的抗日劇!

  10. 影片劇情拖沓,白瞎了好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