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演員在總理語言塑造上是失敗的。
縱觀影視劇中的周總理,在語言塑造上有兩種,一種是王鐵成老師的方言版,王老師不愧為德藝雙馨的老藝術,為了模仿總理講話是下過真功夫,苦功夫的,特別電影《周恩來》中,周總理在建國二十五周年國慶招待會上致祝酒辭,王老師模仿的總理聲音幾可亂真,據說當年王老師把模仿的總理樣音放給長年在總理身邊工作的人員聽,競沒聽出是王老師模仿的,以為是原音呢。看電影《周恩來》有種看紀錄片的感覺,太真實了!早期拍攝的《大決戰》、《開國大典》中的周總理也講方言,同樣有親切感,感覺總理還活著,還在為國家操勞。
后來拍的片子里,演總理的演員講一口標準國語,在角色塑造上大打折扣。比如劉勁演的總理,因為劉勁在語言塑造上沒有鐵成老師的功底,他雖然是繼王鐵成老師后,銀幕上扮演的總理最多的演員,特別對長征中總理那種果敢、干練形象詮釋得比較到位,但因為不能用方言塑造角色,所以,藝術效果大打折扣。
至于《跨過鴨綠江》中的總理扮演者孫維民,講的是既非國語,又非總理淮安方言,有點兒不淪不類,聽起來別扭。總感覺這位演員盡力在模仿總理家鄉話,只是功底實在是差,成了這種效果,令人失望。盡管如此,孫維民在建國后總理形象塑造上也是有可圈可點之處的,他把中年以后總理那種儒雅、剛毅、睿智的性格詮釋的比較到位。
形神兼備只有王鐵成老師!
扮演者在這個電視劇中的表演是不成功的。尤其是在說話的時候,總是側著臉、眼不正。為什么如此表達敬愛的周總理的神態 ?
海棠花開演的挺好的
好像有種上氣不接下氣的感覺。
孫維民演得很刻意,不自然。
就是由于他扮演的周總理說話聽了太難受而放棄了《跨過鴨綠江》
孫講話太慢了,等得著急
我覺得孫維民演的挺好的
太老了,劉勁演這個年齡的周總理比較合適。
確實。孫維民飾演周總理的語言聲音讓人聽著太難受了。